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代際關系基礎之上的。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之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將已有的社會觀念、集體意識內化至下一代生活之中的過程,所以一方面是教子女怎樣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的成人,一方面也是幫助子女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生活以及社會當中去。
誠然,這只是大致上對于教育事業(yè)的一種宏觀看法,當人們處在不同的社會場景與文化之中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會產生偏差。
比如說在社會當中,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存在自己特有的教育觀念,有的家庭注重對于子女“規(guī)矩”的型塑,有的家庭則注重子女個性的張揚,還有的家長認為子女的童年應該是自由的……總的來看,在很大一部分家庭當中,子女的成長都會受到父母極大的影響。
從這個層面來看,教育的一大障礙就是子女很容易陷入到父母為其編織的一套意義體系當中,并且這套體系是符合父母觀念的,卻不一定符合子女本人的觀念。
在一些學者看來,中國一些原生家庭的最大問題,就是父母過于“自以為是”。
教育:培育還是糾錯?
在一場公開的講座當中,作為嘉賓的是兩位對于社會科學有一定了解的學者:一位是復旦大學社會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另一位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北大教授儲殷。兩位學者就原生家庭以及家庭教育,根據(jù)自己專業(yè)相關的理論展開了對話。
在對話之初,關于家庭教育,沈奕斐教授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社會學領域中的“現(xiàn)代性焦慮”是一個引發(fā)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
現(xiàn)代性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幾乎所有社會生活領域都會受到現(xiàn)代性的影響,表現(xiàn)在宏觀層面就是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微觀層面就是各種物質生活以及觀念上的現(xiàn)代化。
沈奕斐教授表示,不確定性是現(xiàn)代性所帶來的一個最明顯的日常生活影響,對于傳統(tǒng)社會當中的個體而言,幾乎在哪一個人生階段做什么事情都是已經確定了的。
但是隨著現(xiàn)代性的影響,個體的人生軌跡開始變得難以確定,甚至有的人直到三十多歲還在忙自己的學業(yè)和工作,這也導致他們年逾不惑才能為人父母,所以在教育理念上,如果一個家長都不能確定自己的生活,又怎樣去教育子女呢?這種影響是顯著的。
同樣,儲殷教授也表示,在當今的家庭教育當中,許多父母對于“教育”的理念存在一些誤解,他們傾向于去找出并且糾正子女的錯誤,仿佛這樣才是真正的幫助子女成長的方式。
其實不然,教育本身是為了幫助子女更好地成長,頻繁的糾錯和說教,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當然,這也許是受到傳統(tǒng)儒家觀念當中輩分思想與倫理綱常的影響,但這卻不是確定教育的指標。
不同的教育體系:家庭與學校
從社會化角度來看,家庭是個體最初的社會化單位,同輩群體和學校則是緊隨其后的社會化單位。大部分個體會依次進入這些單位,接受教育,但這些教育的影響和表現(xiàn)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同樣是關于現(xiàn)代性,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認為,引發(fā)社會變革的一大因素是社會結構的脫嵌(disembeded)機制產生,而能夠保證這一機制運行的條件之一就是標準化的出現(xiàn)以及專家的產生。
在學校教育領域,這一點十分明顯:為了標準化學生們的成績,學校教育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評價標準,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
就存在諸如“小紅花”這樣的獎懲方式,小學階段就會出現(xiàn)各種成績的評比,之后中學考試愈發(fā)頻繁,學生和家長們對于“分數(shù)”自然也是愈發(fā)熟悉和麻木。
在這樣的體系之下,人們漸漸開始被這些標準所“改造”,仿佛認可一個學生的價值標準就是成績的好壞、分數(shù)的多少,而原本應該用于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則被暫時忽視。
儲殷和沈奕斐認為,家庭教育應該同樣重視個體的道德、品質以及性格塑造。
其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應該有一定界限,至少對于家長而言,心中應該清楚兩者之間存在的區(qū)別。
原生家庭:難以挽救的結局
如同前文反復提到的現(xiàn)代性影響,許多家長在社會生活當中,為了維持物質生活水平的穩(wěn)定,許多家長的精力被耗費在工作與生活當中,對于教育的看法存在很大忽視,最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在很多家庭當中,父母的經濟狀況都很好,但是與子女的關系卻比較一般,甚至比較差。
他們會認為,只要自己負責子女的經濟生活,以最高的代價為他們提供生活環(huán)境就算是盡到了教育的義務。
這樣的做法會使得子女在情感上陷入長久的消極狀態(tài),甚至是罹患精神類疾病。
儲殷教授表示,曾經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帶著孩子到北京去看病,當時孩子已經多次自殘,家長找到儲殷教授,詢問道:“這個病情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期末考試吧?”儲殷教授當時就陷入了震驚。
盡管家長表示“孩子是全家的希望,想讓他上重點大學。”但儲教授還是表示,盡量保住孩子的生命。
子女的情況會使家長在其成年之后,陷入一種自責與迷茫之中,但是卻無法再挽回什么了,因為事情已成定局。
他們會希望著子女在成年之后,會“體諒”當時作為父母的自己,然而卻常常起不到效果,因為精神上的傷害是難以改變的。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許多個體開始埋怨甚至記恨原生家庭。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