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好幾位賣家朋友來咨詢我一個售假的問題:為什么信息層面高仿類的產品無法處理,但是知識產權的售假投訴,某些高仿的產品卻可以處理?

對于這個問題,老白今天特意寫了一篇內容進行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如果覺得有用的,可以關注下老白。
首先,在淘寶的售假體系中,有兩塊不同的售假體系,第一塊就是信息層面的排查售假;另一塊則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投訴售假。
排查類的售假是基于平臺大數(shù)據(jù)綜合店鋪的整體情況,給予的售假處罰,這塊的處罰大家可以認為就是淘寶方和賣家兩方的博弈,之所以有這個存在的目的,就是淘寶利用這個機制來進行全平臺的栓查,把一些高仿的產品或者假冒品牌的產品全部處罰掉。
這里的核心點就是:只要你賣的是高仿,除非你可以證明這個產品是正品或者沒有任何的品牌指向,不然一般情況都不會隨意的撤銷你的處罰。

而知識產權的售假投訴則涉及到三方,1)投訴方:也就是權利人。投訴方也是權利人賦予投訴的代理人,如果按照法庭上的說法也就是原告和原告律師;2)賣家:俗稱被投訴方,主體其實就是賣家本身;3)淘寶平臺:可以理解為法官或者第三方判決者。
所以知識產權的投訴涉及到第三方,淘寶也是基于投訴和被投訴的情況來進行一個公平公正的判罰,在這里會存在一個尺度的問題,因此也就會產生一個高仿的產品到底是判定售假,還是判定不當侵權的處罰。
舉個例子,之前香奈兒有一個宮先生的X圖形商標的投訴非常的頻繁,一直在淘寶上投訴賣家們商標權-假貨-假冒商品:


這類的如果按照信息層面排查的情況來判定的話,必然是售假,是絕對不可能給賣家們撤銷售假處罰的,但是如果是知識產權的售假投訴,因為涉及到投訴方的具體商標權的問題,根據(jù)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是有法可依來進行正規(guī)的抗辯和博弈,如果找到對應的突破口來進行申訴,是有辦法抗辯后撤銷售假處罰改成一般違規(guī):

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排查類售假是平臺的主觀意向:它看的是你產品核心本質內容,不管你是否P圖在鏈接端是否有展示這個品牌,只要你賣給顧客的產品就是高仿的產品,就有排查你的可能,且一般只要是高仿都不會給你過,除非你可以證明你賣的是正品。
而知識產權的售假投訴類則是平臺的客觀意向:需要取決于投訴方和被投訴方雙方的證據(jù)來進行一個公證判罰,如若誰對判罰覺得不公平均可以連帶淘寶進行司法訴訟來取決法院的公證判罰。
因此相同的產品如果被不同的售假處罰判定,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結果。

這個也是為什么近期大量的被排查售假的賣家們咨詢老白后,只要回復是高仿老白一律拒絕的原因:你本身是高仿那就必然沒有任何的正規(guī)申訴憑證,能提供的也都是虛假憑證,而虛假憑證是涉嫌刑法,但凡資深的知識產權人,均不會去碰,這個是底線。
以上就是今天關于淘寶網(wǎng)兩塊售假的具體內容分享。
我是老白,每周都會進行電商知識產權和阿里平臺各類內容的原創(chuàng)分享,喜歡我分享的都可以關注下我,也希望可以真正的幫到你們。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