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菜能發(fā)家致富嗎?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我表叔就是靠賣了幾年菜買房買車。他說只要摸索到做生意的門道,一年賺幾十萬不成問題。
說到賣菜,自然就想到農(nóng)貿(mào)市場的菜農(nóng)們,他們每天起早貪黑,老實本分地守著自己的攤位,一大把青菜賣2塊錢,兩根胡蘿卜還不到1塊錢,你就是買一大堆菜下來,可能還不到10元。除去進菜成本和攤位租金,一天下來能賺100元都讓人懷疑。時不時還會遇到刁蠻的顧客,跟你討價還價,占小便宜。最可憐的是在居民小區(qū)門口打游擊的菜販,時刻都要提防著被城管驅(qū)趕,每天賣出的蔬菜掰著手指頭都能算得過來。簡直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群人。
表弟在武漢讀完大學后,留在武漢工作和生活,表叔和表嬸不放心兒子,也從老家跟了過來。為了不給表弟添麻煩,表叔在農(nóng)貿(mào)市場租了一個攤位,干起了賣菜的活兒。誰知沒干幾年,就用賣菜賺到的錢在武漢給表弟買房交了首付,另外還添置了一輛專門用來運菜的小貨車。
賣菜看似不賺錢,實則利潤能達到60-70%,哪怕是爛掉、蔫掉的蔬菜也是只賺不賠,背后的賺錢門道水深得狠。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相信下面的分析會讓你受益匪淺。

一、賣菜一天能賺多少錢
我表叔是在農(nóng)貿(mào)市場擺蔬菜攤位,這也是最普遍的售賣方式。
1、成本
賣菜成本來自三個方面:攤位費、進菜成本、蔬菜損耗。
攤位費:菜市場攤位費大約每月1000-2000元,一線城市也許會達到3000元左右。表叔租的攤位每月1500元,再加上衛(wèi)生費、管理費、電費按商業(yè)用電計算,維護費:冬天為了防止青菜被凍壞,加一個保溫燈;夏季會使用蔬菜保鮮噴霧劑。一年下來差不多是兩萬元。
菜品成本:賣菜就是一買一賣,特別簡單不用考慮其他的。賣菜的毛利大概在40%-50%。蔬菜攤售賣的都是時令蔬菜,在當季的情況下,荷蘭豆進價2.5元一斤,菜市場賣6-8元一斤;豆角進價7毛一斤,菜市場賣2.5元一斤;香菇進價3塊一斤,菜市場賣8塊一斤;辣椒進價是1.8-2元一斤,菜市場賣3.5元一斤左右;大蒜進價6-8元一斤,菜市賣15元一斤,但凡家里炒菜或者涼拌菜,都會配點蒜,消耗量還是很大的。我隨便舉了幾個蔬菜,大家就能看出其中的利潤有多大。2、損耗
蔬菜會有一定損耗,主要和氣溫有關(guān),一般來說夏天的損耗會大一點,冬天會小一點。容易損耗的一般都是綠葉菜,但像土豆、茄子、胡蘿卜等等難以損耗,今天沒有賣完,明天還可以繼續(xù)賣。整來說,這種損耗大約占3%左右,一個月?lián)p耗成本在1800-2000元。當然這也是根據(jù)菜攤銷售來定,銷售額高,自然損耗就高。
3、收入
表叔有一個老鄉(xiāng)是開餐館的,生意做得挺紅火。表叔腦袋靈光,和這個老鄉(xiāng)談合作,承諾比別家更低的價格給他進菜。這個老鄉(xiāng)又給表叔介紹了一個在寫字樓食堂做采購的朋友。這樣的話,表叔拿下了兩個賣菜的大客戶。對于菜攤老板來說,平時老百姓買菜基本上都是薄利多銷,小打小鬧,真正賺錢還要指望飯店、食堂這類大客戶。表叔一天給他們送菜,銷售額在1500元左右。
表叔每天在菜市售賣,能賺到500-800元。菜市場早上6點半開始賣菜,下午6點半收攤,一天營業(yè)時間為12個小時。一般早上和晚上這兩個時間段的生意最好。早晨老年人賣菜比較多,晚上下班后,上班族會買菜回家。
表叔的菜攤只有表叔和表嬸夫妻倆一起忙活兒,沒有人工成本。表叔去進菜和送菜,表嬸就看攤賣菜。所以,表叔一天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一個月大約是6萬元,一年累計72萬元左右。
4、利潤
表叔賣菜一年的收入大約是72萬。一年的成本是:2萬攤位費;28萬進菜成本;2萬損耗成本;5000元運輸成本。2萬+28萬+2萬=32萬。利潤=收入-成本=72萬-32萬=40萬。表叔賣菜一年的利潤能有40萬!這可比上班族在公司打工強多了!相當一個月凈賺3萬左右。

?二、賣菜如何實現(xiàn)盈利
同樣是賣菜,不是所有人都能致富,有的人能在短期內(nèi)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人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有的人卻做了虧本買賣。一個蔬菜攤想要實現(xiàn)盈利,背后都有哪些“門道”呢?
1、攤位的位置很重要
在菜市場賣菜,攤點位置直接影響到盈利。經(jīng)常去逛菜市場的人,大都是老年人或者是家庭主婦,他們時間充裕,為了買到價廉物美的蔬菜,都會貨比三家。哪怕是買一顆大白菜,都會一家家對比,看哪個攤位更便宜和新鮮,甚至哪個攤位人多就習慣性地湊過去瞧瞧。要想抓住這些顧客的眼球,就要在攤位上精挑細選。
表叔說他當初去菜市場租攤位時,一共有三個檔位,挨近進出口的菜攤一年18000元,中間的菜攤一年15000元,最角落的菜攤一年12000元。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租賃費最貴的攤位。
2、維護老客戶
退休老人、家庭主婦是經(jīng)常光顧菜市場的人群。這些人往往在生活上精打細算。為了防止菜販缺斤短兩,還會帶上電子秤,菜販稱完之后,自己再稱一次。表叔說要想菜賣得多,就得維護好和這些人的關(guān)系。因為經(jīng)常光顧菜攤,很多顧客都混個臉熟。
表叔抓住這部分人的心理,總是給這些顧客一些小恩小惠,比如抹去價格的零頭,或者多給顧客稱一些。有的顧客錢沒帶夠,表叔直接把菜拿給人家,說下次來時再給。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他們在你的攤位得到好處,自然就會經(jīng)常光顧。有的顧客干脆進了菜市場直接來表叔的攤位選菜。
同行的攤位那么多,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維護老客戶關(guān)系,尤為重要。
3、有大客戶資源
老百姓光顧菜攤買菜基本上都是薄利多銷,小打小鬧,菜販掙個辛苦錢。表叔之所以月入好幾萬,還是指望著大客戶資源,比如:餐廳、飯館、食堂、賓館等,他們每天需要的菜量比較大,基本上都是成捆買菜,菜攤老板從中賺得多。一個蔬菜攤要是能有一兩個穩(wěn)定合作的大客戶,收入會相當可觀了。
表叔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商機,才找到老鄉(xiāng)談合作,又通過這個老鄉(xiāng)開辟了新的客戶。別以為是老鄉(xiāng)就一定給你幫忙,表叔也是讓利給老鄉(xiāng),讓他看到有好處能得,才同意和表叔合作。正所謂無商不奸。
4、利用網(wǎng)絡(luò)開辟新路
表叔有相當一部分老客戶資源,都住在附近的居民小區(qū)。他打算建立一個小區(qū)蔬菜購買群,每天在群里發(fā)布一些蔬菜供應(yīng)信息和特價優(yōu)惠蔬菜信息,供老客戶們選擇。在不能來菜場買菜的情況下,如果需要什么菜,表叔可以提供送貨上門服務(wù)。這給客戶提供了方便,穩(wěn)固老客戶資源。

寫到最后
所以,賣菜是否能賺錢,能賺多少錢,沒有統(tǒng)一答案。賺錢的菜販一年能賺幾十萬,不賺錢的菜販甚至一天賺不到100元。干這一行,要想賺錢,不光要起早貪黑地辛苦勞動,還要有商業(yè)頭腦,懂得鉆營。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luò)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shù)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