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開始供貨,按企業(yè)要求做好日常管理,使供應商逐漸適應公司的管理流程和生產節(jié)奏,達到默契配合的良好狀態(tài),是采購人長期、細致的一項工作,也是每年對供應商進行評價的數據基礎,采用積分制,企業(yè)制定評分規(guī)則,每月由相關部門分別進行評分,年度匯總。
1、交期管控
合同交貨期一定是按照生產計劃的要求約定,不符合生產計劃要求的交貨期是沒有價值的。以約定的交貨期為基點,實行積分制,比如基礎分是10分,提前一天獎勵1分,滯后一天扣1分,前后偏差不能超過5天,超過5天按照合同中約定進行扣款或采取應急方案。這里有一個概念要注意,并不是交貨越早越好,交貨約定的是“按期交貨”,過早的交貨要占用你的庫位,因為你的庫位是有限的,你還要承擔維護、保養(yǎng)的工作,部分有保質期要求的物資還有失效的危險。如果滯后5天還不能到貨,必須啟動應急方案,你可能要耽誤生產線用料了,因此采購人必須對每種物資有應急方案。月底對每家供應商的交期評分進行匯總,作為年底評價的直接依據。這部分工作可以由跟單員來管控更加有效。
2、質量管控
質量管控分入庫前質量檢驗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異議兩個部分,一般由質檢部進行這項工作,同樣采用積分制。入庫前質量檢驗按照不同物資的驗收標準,分批次進行評分,比如基準分10分,合格率在90%計9分,80%計8分,低于70%整批次退貨,一般情況下不要讓步接收,這個“破窗效應”一旦打開,將會帶來接二連三的不可控事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異議一般由制造部提出質量反饋,質量部進行分析判定,確認是供應商的質量問題,按照既定的扣分原則進行扣分,這個沒有基準分。產生質量損失的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償,這個與扣分沒有沖突,評分制是內部管理的手段。月底對每家供應商的質量管控評分進行匯總,作為年底評價的直接依據。
3、服務水平
服務水平體現的是供應商的合作意愿和技術能力,從售后服務的響應時間、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產品技術培訓反映了供應商的綜合執(zhí)行力,在供貨前供應商要進行服務承諾。服務水平評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產品質量問題服務,這是減分項,質檢部要制定減分規(guī)則,質檢部向供應商提出服務需求單,按照完成情況作出評分,最高分0分;二是產品技術培訓和技術配合,特別是首次使用該產品,這是加分項,企業(yè)應制定加分規(guī)則,原則上不應超過總分的5%,每次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進行評分,月底對每家供應商的服務水平評分進行匯總,作為年底評價的直接依據。
4、產品提升
產品提升是指供應商產品的升級換代,是供應商的加分項,供應商的產品升級換代是助推企業(yè)產品質量或功能或成本改善的有效途徑,如果供應商產品的升級換代為企業(yè)的產品帶來了效益,有技術部或銷售部提出,經企業(yè)經理層進行評審后給予加分,每年進行一次,原則上不應超過總分的5%,計入供應商年度評價得分。
積分制是企業(yè)內部對供應商管控的方法之一,與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不沖突,不能用扣減分代替違約責任,也不能用違約責任代替扣減分。
附件:供應商月度管理評分表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