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心
2017年到2019年,孫東新夫妻通過線上線下批發(fā)、零售假“維密”服飾的方式,把貨物賣到全國17個省,銷售金額達420余萬元。
進價不到10元的內褲,貼上“維多利亞的秘密”吊牌,搖身一變,價格翻了好幾倍。福建的孫東新夫婦嘗到其中甜頭,短短兩年內通過銷售高仿服飾,非法獲利達數百萬元,還開起了豪車。
2022年4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

查獲的部分假貨,圖源:網絡
“維密”商機
孫東新今年34歲,和比自己小3歲的妻子蔡小琴常年從事服裝行業(yè),在當地小有名氣。然而,近些年服裝訂單越來越少,很差慘淡,他們很著急,琢磨著尋找新的出路。
兩年前,他們無意中看到電視里播放的“維多利亞的秘密時裝秀”,不約而同地想到,女人愛美,她們的錢相對容易賺,況且內衣和睡衣都是消耗品,這個市場的購買力不容忽視,為什么不去分一杯羹呢?
于是,孫東新和蔡小琴改變經營思路,從之前什么服裝都賣變成“職業(yè)維密賣家”。
當然,此“維密”非彼“維密”。維多利亞的秘密(簡稱“維密”)是著名的女性內衣品牌,更因“維密秀”備受關注,引得不少女性“種草”,全球熱銷。根據多年服裝銷售的經驗,孫東新夫婦知道生產銷售假冒品牌服飾的巨大利潤。
“維密”服飾的官方售價不低,這就阻擋了很大一部分經濟實力不足但又青睞“維密”的女性消費者。孫東新夫妻一致認為,假“維密”肯定能填補這一市場空白,只要爭取到這部分“流失”的客源,就能為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
說干就干,2017年開始,孫東新從“維密”的官方網店買來內衣等服飾,依托多年銷售服裝的人脈關系,找到廣東佛山的一家服裝加工廠,進行大批量復制生產。之后,他又找了小型加工廠定制“維密”的品牌領標、洗標等標識,請工人縫合到復制品上并包裝好,如此一來,一件件高仿的“維密”產品就誕生了。有時,為了節(jié)省成本,孫東新會直接拿著“維密”服飾的照片,找東莞的一些工廠代工。
起初,孫東新夫妻試著把假“維密”服飾放到自家網店銷售,定價比真“維密”服飾便宜一些。同樣的標簽,誘人的價格,假“維密”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生意日益紅火,孫東新一咬牙,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租下2000平方米的廠房,雇了3名工人,對服飾進行掛牌、包裝、發(fā)貨等。就這樣,一條完整的服裝生產、商標貼牌的制假售假產業(yè)鏈形成了。
盡管假“維密”服飾的價格比不上真品,但利潤還是高得驚人,比如一條進貨價不到10元的內褲,貼上“維密”的標簽后,可以賣到一兩百元,比之前規(guī)規(guī)矩矩做服裝生意賺錢容易,也快多了,孫東新夫妻做夢都會笑醒。
一單零售牽出一個制假團伙
隨著生意版圖不斷擴大,孫東新的網店也從一家擴展到五家。不過,他知道,這畢竟是見不得光的生意,所以和妻子說好,只做熟悉買家的批發(fā)生意,盡量減少零售單子。
2017年到2019年,孫東新夫妻通過線上線下批發(fā)、零售假“維密”服飾的方式,把貨物賣到全國17個省,銷售金額達420余萬元。
賺得盆滿缽滿的他們,用這些不義之財改善生活,還購置了寶馬、保時捷等豪車。然而,好景不長,假“維密”這條產業(yè)鏈最終還是斷在了一單小小的零售生意上。
2019年4月,江蘇無錫的顧女士在他們的網店購買了三套粉色的“維密”睡衣,花了325元。到貨后,顧女士覺得睡衣做工粗糙,手感也不太好,懷疑買到了假冒產品,報了警。經過相關鑒定,這些“維密”睡衣果然都是假的。
警方迅速立案偵查,通過線索排摸、調查取證等工作,孫東新夫婦逐漸進入民警的視線。
2019年秋天,無錫警方一舉查獲這個犯罪團伙,孫東新夫婦和3名工人當場被抓捕歸案。倉庫里堆滿了“維密”假貨,民警經過長達9個多小時的清點工作,共查獲掛著“維密”吊牌的文胸、內褲、睡衣、打底褲5.6萬余件,“維密”吊牌、肩標3萬余個,涉案值達200余萬元。

“維密”假貨倉庫被查,圖源:網絡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其實,仔細辨別,假“維密”服飾還是有很多破綻的,無論是縫合還是面料質感,都沒有正品精細。
據了解,“維多利亞的秘密”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含有“VICTORIA'S SECRET(維多利亞的秘密)”文字的兩個系列注冊商標,分別于2001年、2015年核準注冊。長期以來,“維密”公司通過大量的宣傳,“維密”品牌在公眾中已具有較高的市場知曉度。
2020年8月,無錫市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對孫東新提起公訴。濱湖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孫東新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購入的白牌商品上縫制、添加從他處購入的“VICTORIA'S SECRET”商標、吊牌,并以品牌名義進行銷售發(fā)貨,從中賺取差價。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
2020年11月,濱湖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孫東新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3.6萬元。其妻子蔡小琴和3名工人另案處理。
關于“懲罰性賠償”的拉鋸戰(zhàn)
刑事判決生效后,“維密”公司認為,孫東新故意侵權,情節(jié)嚴重,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適用懲罰性賠償,判令孫東新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所謂懲罰性賠償,其意義在于強調制裁與遏止侵權,在補償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精神痛苦的基礎上,通過對故意、惡意實施不法行為的人加重其經濟負擔,來制裁相關不法行為。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孫東新的侵權行為存在故意和情節(jié)嚴重兩個要素,故“維密”公司要求他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予以支持。

4月21日,陳某銷售假“維密”商標侵權案二審開庭。圖片來源:上游新聞截圖
2021年11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孫東新賠償“維密”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支出共計20.6萬元。
對此,孫東新認為自己不存在侵權的主觀惡意,其侵權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且已被追訴刑事責任,不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隨即,他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22年4月21日上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院認為,孫東新明知“維密”公司的注冊商標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卻專門購買廉價的無牌產品,自行縫上“維密”標識,并開設五家網店同時進行銷售,其通過生產銷售假冒商品獲取非法收益的目的很明顯,屬于故意侵權。孫東新的行為對“維密”公司的商品聲譽、商業(yè)信譽造成損害,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此外,孫東新通過網絡銷售,影響范圍較廣,銷售數額達到刑事入罪標準。因此,可以認定孫東新的侵權行為情節(jié)嚴重,承擔刑事責任不影響其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庭審,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當庭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假貨、高仿貨屢見不鮮,假冒品牌服裝不僅擾亂市場,侵害正品廠家的合法權益,還可能因使用劣質原材料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廣大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以免成為假貨銷售的目標人群。
那么,如果消費者購買到假冒服飾,該怎么維權呢?可以直接起訴廠家和賣方,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如果是網購,可向商家申請七日無理由退貨或撥打12315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